自序
我们这些干部子弟的父亲在文革初期都被打倒了,学校又停课,红卫兵组织又不接纳我们这些黑七类(地、富、反、坏、右、资、黑)子弟。我们基本上成了无人管束的小群体,成天聚在一起无事可干。幸好我爱上了摄影,于是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拍照片消遣。照相机不成问题,好几位家里都有。没钱买胶卷和放大纸,我们就晚上借辆三轮车到街上撕大字报卖。然后在一个朋友家通宵达旦地放照片,放大机是我用一只尿罐扣过来,绑上一台倒过来的照相机,其乐无穷。之所以说我们是地下摄影小组,是因为我们不能到社会上拍照、举办作品展览以及和其他摄影爱好者们进行交流。我们所有的活动只能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里进行,我们的“作品”也只能是自己孤芳自赏......
文革后我们这些小伙伴都奔了自己的光明前程:有人在浙江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师,拍了好几部获大奖的电视;有人一手创办浙江省海外旅游公司,成为我省旅游界第一大佬;有人创办了一家法律事务所;还有人进了铁路法院。只有我一个人傻乎乎地穷其一生,将摄影坚持到了今天!
今天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,因为生父在整风反右中被迫害至死后,我严格遵守母亲“不要当官,要有一技之长”的教悔。临退休前单位领导对我说:写份申请吧,把你的党籍问题解决了。我说:还是请组织上继续对我进行考验吧,因为我觉得自己意志还很薄弱,尤其经不起酒和色的诱惑,很容易给党抹黑的。如今,盘点我所认识的干部子弟当中,从政当官的绝大多数都身败名裂,包括同是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校友的前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,琅铛入狱的不在少数。仅有极个别的能够保住晚节全身而退,也是谨小慎微一世,哪有我活得消遥自在?如今还明白,如果社会上的精英都集中到官场里,那么这个官场一定是非常可怕的。中国几千年官场,不都是这样的吗?
我庆幸自己在那红色恐怖、全民都发疯了的年代没有参与任何组织、没有参加任何政治运动、更没有参与任何打、砸、抢。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拍照上面。给别人拍化妆个性照外,当然也不会放过给自己拍化妆个性照的机会。曾有人嘲笑我的这些自拍像不正经,我心想,对那些非常积极投身文革的绝大多人来说,我不需要忏悔。而你们不忏悔,将永远得不到宽恕!
———— 王秋杭
更多精彩作品请到山朗艺术空间欣赏
﹀
﹀
﹀
沙孟海先生像 | 1982年上海 | 20.6X26CM | 银盐纸基 | 收藏级限量30版
时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、西泠印社社长、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沙孟海先生, 由于身患结石需去上海做手术,特意叫上了私交不错的我陪同前往。沙老一生为人低调,几乎没有拍过像样的个人照片,征得本人同意后,我在上海锦江饭店为他专门拍摄了这张特写。可惜的是沙老生前未能见到此照,这也成为我心头一直挥之不去的一种遗憾。
杭州城第一位个体户 ---干静 | 1981年,断桥 | 25.6X36CM | 收藏级艺术微喷
干静的父亲是归国华侨,因此高中毕业后的她竟然因为“海外关系复杂”而找不到工作,在家待业整整两年。幸运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杭城,新的政策鼓励城市待业青年自谋职业,一个崭新的职业-----个体户,在全国媒体上出现。干静以她的勇敢和坚毅,成为杭州城第一位个体户,她从劳动和工商部门领到的编号为杭工商个字第001号的营业执照上清楚地印着:行业:流动摄影。流动范围:苏堤,白堤。
改革初期,在那个国营连着每一颗国民的心的年代,个体就是资本主义,资本主义就必然要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理念,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。她甚至曾经被国营员工骂为“流动的女流氓”,被群殴过。当时的《经济生活报》以头版头条,半版篇幅刊登了题为《干静,我们支持你!》的文章,为她申张正义。
在文革中自娱自乐的文艺女青年 | 1969年,杭州西湖 | | 银盐纸基
1969年初春,城里在打派仗,而我们来到西湖上荡起双桨、拉起手风琴。
云会人民公社的基干民兵 | 1973年冬,杭州 | 银盐纸基
人民公社会组织自己的基干民兵,每年冬季农闲时还要集中训练,人民武装部要请正规军人来教她们出操、跑步和实弹射击。“飒爽英姿五尺枪,曙光初照演兵场。”这是当年标准的革命女英雄形像。
垄原冬色 | 1989年,甜水堡 | 10英寸 | 银盐纸基
1998年获“柯达杯丝绸之路摄影大奖赛” 银奖
1989年,时任杭州市摄协秘书长的我第一次组织带领会员去大西北创作,历经西安、延安、宜川等地,坐火车、爬黄沙车、趟自行车、蹭马车,更多的是背着厚重的拍摄器材徒步几天几夜,期间由于队员受不了当地贫苦的生活条件,还产生了意见分歧分道扬镳。
作品拍摄于甜水堡,地处宁夏和甘肃交界处,一路都是荒凉的盐碱地,人烟稀少。当时为了拍摄黄土高坡被破晓的金光笼罩和远处的雪景,发动全村人一家一家凑羊,好不容易凑了十来只,又是一遍一遍来回赶,才拍到了自己满意的作品。
春满枝 | 1972年,杭州苏堤 | 银盐纸基
窗里窗外 | 2003年,杭州 | 17X25CM | 银盐纸基
获丽水国际摄影艺术沙龙银奖
西湖涌金门(纸底工艺) | 2006年 | 银盐相纸 | 18.5 X23.5CM | 收藏级限量30版
其中一版为《花花公子》杂志前首席摄影师、芝加哥中国艺术中心执行董事长梅建文先生收藏。
黑色波浪 | 1987年,杭州 | 24X28.5CM | 银盐纸基
编入1989年《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》
削土豆的少女 | 1994年,杭州 | 48.5X58CM | 油画布真空压膜,银盐纸基 | 绝版
水上人家 | 1990年,安徽歙县 | 20X26CM | 银盐纸基
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摄影比赛亚洲文化中心奖
艺术家介绍 | ARTIST PROFILE
王秋杭 ( 无党派,副教授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)
1949年9月18日 出生,籍贯:山东乳山县。
1989年--2009年,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(2009年退休);
1999年 获第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;
2003年 当选第八届杭州市政协委员;
2006年 获中国“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”称号;
2008年 沈阳国际报道摄影节《1966--1976我的自拍像》摄影作品展;
2010年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《1966—1976我的自拍像》摄影作品展;
2012年 摄影纸底工艺作品《西湖.茅家埠》、《西湖.涌金门》被芝加哥中国艺术中心收藏。
凤凰山馆
杭州市上城区凤凰山脚路167号(凤凰公社内)
白马湖馆
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SOHO创意园孔家里83号
华侨城馆
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E3栋西区4搂
参观时间
周一 — 周日(9:00--18:00 参观请公共微信预约)
联系方式
三郎:13867117668
E-mail:kaki7668@sina.com
QQ:2102999019
活动照片(共有 0 张照片,查看更多>>)